您现在的位置:机电论文网>> 电子技术>> 正文内容

21世纪之初我国电子元件发展战略探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2/11 16:12:47  点击数:915
分类号:tn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028(2000)01-0032-02
on the early 21 century's 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 china
zhang ru-ming
(the 43rd electronic institute, china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hefei anhui 230022).
abstracts: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dustry in china are reviewed. three factors that will bring the industry a broad marketare (1) more chinese made movable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2) rapid increase of demands for computers; (3) the progress of smd and the related technology.some component development models in china are discussed. the important roles of the competent personnel in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enterprises are emphasized. (2 refs.)
key words:development strategy; miniaturization; surface mounting devices; special electronic components; new type management; competent personnel▲
1 新世纪给电子元件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在新世纪到来的时候,总结上个世纪的收获、经验和不足之处,同时展望电子元件在新世纪的前景,提出新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电子元件工业稳步发展,产销稳步增长,其产值年均增长率高达5.8%,市场销售额年均增长率达5.3%。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期间亚太地区电子元件工业得到迅猛发展,主要是受益于世界众多电子元件生产厂大量迁移到亚太地区。1990年亚太地区电子元件产值为146.60亿美元,1999年增加了12.5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1.4%。与此同时,亚太地区电子元件工业产值在世界电子元件工业总产值中占的比例由17.3%上升到25.0%;1995年亚太地区电子元件的出口额达298.15亿美元,占当年世界电子元件出口总值的36.6%,成为世界电子元件的最大出口基地。
我国电子元件工业在“八五”和“九五”期间也得到很大发展。表现在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产量与产值都有大幅度增长,品种规格增多,有些产品正在或已经形成规模经济。但是由于我国电子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国家对电子元件工业的投资力度不足,自主开发能力缓慢,技术管理水平跟不上,不能充分发挥现有技术力量的作用,因此我国电子元件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科研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根据世界电子元件发展的总趋势,结合我国电子元件工业的具体条件,笔者认为新世纪给我国电子元件工业发展提出了如下新要求:
(1)必须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实行规模化生产,才能确保产销稳步增长。
(2)区别对待,不同类型元件采用不同发展模式,以求获得最佳性能和经济效益。
(3)发展特种电子元件,满足特殊性能及先进组装技术需要。
2 21世纪初电子元件工业发展的机遇
2000年世界电子元件销售额预计将达到1 366亿美元,亚太地区将达到412.20亿美元,并且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电子元件的最大消费市场。2010年世界电子元件的销售额将上升到2 022亿美元,亚太地区将上升到768亿美元,占世界的38%。电子元件的总形势是非常好的。
我国电子元件工业的发展道路十分曲折和坎坷。一个客观原因是整机需求发生变化,元件的发展未能跟上这个变化,不是被淘汰就是无法满足配套需要。第二个原因是电子元件工业自身变革太慢,不积极学习和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来生产先进的产品,致使产品在性能上和效益上都缺乏市场竞争力。第三个原因是电子元件工业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最突出的表现是规模生产开展得不普遍,先进的设计和生产技术难于推广,以及人才过度流失。因此整个电子元件工业落后于电子工业总体发展,只得大量依赖进口来填补其缺口需求。
在世纪交接之时正好有三个难得的机遇,电子元件企业应花大力气进行跟踪,并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条件进行分析,最后抓住机会。一个是我国将显著提高移动通信业的国产化率。另一个是我国计算机市场将高速增长。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谈到:截至到1999年8月底,我国固定电话用户新增1 406万户,总数突破1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新增1 091万户,总数达到3 619万户。据预测,到2000年,我国手机用户将突破5 000万。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官员在厦门第三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专题讨论会上透露,我国将大力促进元器件研发工作的本地化,争取到2001年,移动通信产品的本地化率超过50%。为促进本地化,国家将拿出4亿元来支持配套项目,同时实施一系列相关政策。这些政策中包括对移动通信产品的外商独资、合资、合作项目的限制和重新确认;严格控制移动通信整机产品进口等。目前全国的移动通信电话用户已居世界第三位。到2001年将达到9 000万部以上,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这对从事移动通信产品的生产企业及相关元器件配套厂来说,都是很好的机遇。
计算机的高速发展给电子元件的发展提供了另一个机遇。1999年计算机市场比上一年增长35%,国内需求约600万台,销售额将超过500亿元。新世纪之初,也将保持这个发展势头。计算机的高速发展是国民经济许多方面在这个期间快速发展的结果。例如,我外经贸部所有外贸管理业务,从2000年元旦起,将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上推行,以全面实现我国外经贸管理的网络化、规范化、标准化。此外,围绕办公自动化、政府上网和gis、计算机网络internet/interanet以及多媒体数字通信等四个主题召开的99办公自动化全国学术研讨会,也将促进我国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另外,中国政府将出资帮助10万个偏远村庄看到卫星电视节目,至少需要100万台电视接收机。还有,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是邮电部门经营管理的中国公用internet网,是中国的骨干网,向国内外所有用户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
上面介绍的是国民经济发展给电子元件工业提供的市场机遇。下面介绍电子元件本身依靠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电子元件的主要技术进步是片式化及相关技术。电子元件的片式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已全方位推进,无论是日本、美国和西欧,还是亚太地区,电子元件制造商都在大力发展片式元件。电子元件中的无源元件、机电元件、组合元件、有源器件,都有片式化产品,并发展十分迅速。如1997年日本电阻器的片式化率已达88.16%,产量达到2 086亿只;美国电容器的片式化率,1996年达70%~75%。我国也在努力发展这种新型电子元件,可是效果不理想。我国1997年片式元件的产量约160亿只。由于我国电子元件的片式化速度缓慢,拉大了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这个差距既是挑战和困难,也是机遇,说明我国片式元件发展有很大潜力。我国自己生产片式元件不多,却存在大量需求的国内市场,只好靠进口来补缺口。另外,我国在开发片式元件相关技术的产品中,却有较好起步。例如可表面贴装的混合电路(hic),低温共烧多层基板及其多芯片组件(mcm-c),以及可用于smt电子部件的特种电子元件。当然国外已研制成功正在推广应用的可表面贴装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产品,尤其是小节距引脚产品,是我国最薄弱的环节,有待我国半导体厂家去奋斗完成。
3 我国电子元件的几种发展模式设想
21世纪给电子元件工业提出了新要求,世纪之初又有这么几个机遇,那么我国电子元件工业要怎样运行才能获得良好效益?笔者提出几种发展模式与大家一起讨论。
3.1 常规电子元件以小型轻量和经济规模生产为重点
电子元件与电子整机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像砖瓦、构件与高楼大厦的关系一样。砖瓦和构件必须坚固和轻巧,建成的大厦才不笨重;砖瓦和构件必须按经济规模进行大批量生产,才能建成低成本的大厦。电子设备的性能、体积和成本,除与设计技术有关外,主要取决于电子元器件。因此电子元件按小型、轻量原则进行规模生产,既能获得良好质量又能得到低成本,是十分重要的大事情。
3.2 电子元件工业全方位推进片式化
我国在近15年发展片式元件速度缓慢,收效甚微。如果片式元件发展不好,不但smt发展受影响,而且组装产品的成本会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如果我国电子元件全方位推进片式化,就能获得许多好处。一是能实现小型轻量的效果;二是有利于进行自动化组装,实现电子设备更新换代;三是容易进行配套供货,显著减少组装电子设备的成本。
3.3 让特种元件登上电子元件舞台,既提高电子元件的性能,又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这里提出几种特种元件供参考。一种可表面贴装的hic,它过去同smt电路组件争夺市场,若改变产品结构,就由竞争对手变成朋友,各自在适当应用领域发挥专长。可贴装的hic实施起来有两种方法:一是将厚膜hic作成载体结构,可与片式元件一起进行组装;二是把薄膜元件作在厚膜布线基板上,形成低成本可贴装产品。另一种特种元件是适合高素质小型生产实体开发和经营的高性能和高附加值的电子元件,如像直接焊覆铜箔的陶瓷基板(al2o3-dbc),晶闸管保护器,低温共烧多层布线基板及其mcm-c。前二者适合在电力电子器件或系统中应用,后者是一种高技术产品,主要在高密度互连电子封装及多芯片组件中发挥作用。这几种特种电子元件,工艺技术较特殊,用量很难达到规模水平,不适合进行规模生产,但它们具有吸引人的技术性能和高附加值的经济效益。这特别适合高素质的小型实体来开发、生产和经营。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电子元件与上述几种相类似,各企业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去开发和分析。
3.4 电子元件工业必须创立新型管理思想
随着工艺技术不断进步,电子元件与电路组件的界限日渐模糊,尤其是特种元件和多芯片组件等微电子产品更会如此。在微电子产品中,在一块基片上有多个元器件,它们是集成起来实现电路性能和功能的。这种电路组件的互连、封装、组装与单个元器件有较多共性。因此要发展新型电子元件并能获得高性能和高附加值,必须创立新的管理思想和实施办法。当电子元件向片式化、特种元件、微电子组件方向发展时,常常需要共同考虑它们的互连和封装、产品结构设计、smt组装要求。这是创立新型管理思想的一个方面。另外,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积极推广应用自己的产品,想尽办法争取市场和占领市场,这也是电子元件企业搞好管理的新学问。第三,新的管理思想尤其要调整好用人政策,这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4 电子元件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人才
过去在一些立项、论证、开题报告及规划中,往往是技术问题介绍得很详细,却很少提到或根本不介绍如何发挥人的作用。当在一些新型电子元件要鉴别,重大成果要消化和吸收,重要项目要论证时,以及对新的电子元件要试验和设计时,就十分需要有思想活跃、有创新精神、真才实学的人才来完成。过去一些技改项目或引进项目中,由于不重视人才的配置,又给在重要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关键人员提供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差,结果是关键人员一走,整个项目只得瘫痪下来。何况电子元件行业本来就利润少,效益差,难得留住人,若不把人才问题提到一定高度来考虑,只会走失败之路。当务之急是电子元件工业要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政策,保证在发展电子元件时,能招聘到、留得住、使用好各类优秀人才。
作者简介:张如明(1940-),男,重庆开县人,研究员,从事特种电子元件表面贴装及hic研究
与开发工作。
作者单位:张如明(信息产业部电子第43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22)
参考文献:
[1]陆国权.2010年世界电子元件发展展望[c].见:电子科技大学编.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论文集,1998:16~25.
[2]anon.短消息(栏目).电子展望与决策[j],1999,(5):50~54.

更多
字体:【】-【】-【】【关闭此页

上一篇:双电层电容器发展现状及前景'   下一篇:军用陀螺专用混合集成电路'


特别声明:机电之家(http://www.jdzj.com )所共享的机电类资料,机电论文、机电类文章、机电企业类管理制度、机电类软件都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购买的论文都出自原创,保证作者的原创的版权的转让,任何纠纷由法律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