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机电论文网>> 环保>> 正文内容

生态文化教养:创建生态文明所必需的国民素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1/13 9:26:29  点击数:2513

 

  摘要:生态文化教养,是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有利的环境熏陶和浸染,使所有社会成员具备建设生态文明必需的生态文化素质。它包括生态知识教养、生态伦理教养、生态审美教养和生态行为教养。培育生态文化教养必须以中国生态文化传统为根基,同时吸收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来发展当代的生态文化,以服务于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化教养;中国生态文化传统 

  Abstract: Ecological culture literacy refers to the ecological culture quality of all members of a society acquired through various ways of education and positive influences of surroundings. It is composed of ecological knowledge literacy, ecological ethic literacy, ecological aesthetic literacy and ecological behavior literacy.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literacy must be based upon Chinese tradi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and in the meantime absorb knowledge of contemporary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to achiev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culture literacy; Chinese traditional of ecological culture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工业文明,作为威胁全球生态环境的文明类型,已在不可逆转地衰退下去,而替代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类型只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笔者感到,目前对生态文明的探讨,人们多从社会结构和文明形态等视角进行,而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在建构生态文明中所需的生态文化素质则思考较少。因此本文尝试提出生态文化教养的概念,以阐述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所必须具备的生态文化的基本素质,希冀作为引玉之砖,引发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高见。
  
  一、建构生态文明需要生态文化教养
  
  人类创建新的生态文明之需要,源于工业文明造成的日益加深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知识的普及,人类活动诱发的各种自然灾害和生态灾难的教训,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如果不彻底改变征服自然的态度,不改变以牺牲生态环境来开发自然的生产方式,不改变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不改变损害生态环境的社会制度和不公正的国际关系体制,则不可能长期有效地阻止地球生物圈的加速退化,人类最终也会由于不适应生态环境而在地球上消失。为了整体地解决以上问题,不少学者提出创建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来取代工业文明,而不是继续以生态现代化来维持工业文明,或者以可持续发展的狭窄思路来改善环境并促进全球经济,这确实是一种睿智的看法。因为,只有当绝大多数社会都建立起了生态文明的社会,地球生物圈的健康和安全才能得到真正恢复,人类的生存也才能够得以长期持续。
  然而,生态文明的创建并非工业文明顺势前行的自发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毋宁说是一个需要人类自觉逆转的艰难过程。尽管工业文明只有几百年的短暂历史,但它却形成了人类难以消除的许多反自然的恶习。工业文明是以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以机械世界观来认识和征服自然界,以牺牲非人类生命的利益和生存环境来实现自己的发展,以能量和物质消费的最大化为社会进步的基本尺度,必然导致人类毁灭自然界的疯狂战争,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之间剧烈的经济竞争、资源竞争,军备竞争,以及每一个社会中各阶级为争夺物质财富,个人之间为攀比奢侈的物质生活而陷入永无宁日的争斗。在这种失却理智的毁灭生物圈家园的疯狂中,在世界各国经济竞争与军备竞赛的冷酷与凶残中,在芸芸众生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物质享受中,人类各种族的初民们在万象缤纷的荒野中创造文化,求得生存的灵性完全遗失了;耕种植物和驯养动物的农业文明祖先们敬畏自然、关怀生命、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智慧被彻底扫除了;也许可以如是说,工业文明留给生态文明最有价值的东西,只是地球生物圈衰退的恐怖图景引起人们的沉痛反思和对生存出路的探讨。这种反思和探讨有助于激励人们努力探寻建立生态文明起码的生态文化前提。
  生态文化相对于生态文明的概念而言,是一个内容更为复杂和广泛的概念。如果说,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全新的文明类型,它所强调的是所有生态社会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达到的起码标准的话,那么,生态文化则是不同民族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中多样化的生存方式,它更强调由具体生态环境形成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由于生态是人类和非人类生命生存的环境,文化是不同人类生存的方式,所以,一旦地球上有了人类,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生态文化。即使人类还处于文明之前的采集、渔猎时代,就已经存在着不同人类种族的生态文化。在农业文明时代,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种族和民族当然就存在着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其中,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传统就是农业文明时代的最高典范。生态文化是自人类诞生以来,不同人类种族、民族、族群为了适应和利用地球上多样性的生态环境之生存模式的总和。人类适应和维护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在生存和发展中所积累下来的一切,都属于生态文化的范畴。
  因此,在工业文明的生态废墟上创建生态文明,非常需要吸收人类自诞生以来世界各个种族、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长期积累起来的生态文化,以消除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反自然的种种恶习,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
  生态文明作为未来社会的文明类型,尽管它的兴起可能只在少数国家和民族,但它的实现需要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都建成生态社会才算完成。而任何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并不只是少数社会精英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无论是领导干部、科技专家、文体明星,还是一般民众,他们的生活方式、生存态度都深刻影响到已经严重退化的区域生态环境和全球生态环境的命运,人们必需具有基本的生态文化素质才能积极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此提出“生态文化教养”的概念以表述生态文明建设所必需的全民的生态文化素质。所谓生态文化教养,就是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有利的环境熏陶和浸染,使所有社会成员具备建设生态文明的深厚的生态文化素质。如果缺乏起码的生态文化教养,无论我们在社会的制度设计、政策法规等方面做得有多么好,我们仍然不能够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切实有效地推向前进。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经济政策的制定者、经济学家、生产企业的领导者,由于缺乏生态环境素质,常常会以工业文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来决定经济项目的立项、决策和实施,而不会在生态保护理念的约束下去寻求有利于环境的开发项目。一些贫困的生态重要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领导常常会为不能引进具有污染严重的夕阳产业项目而深感苦恼,甚至十分佩服那些能够把经济增长率提高而把生态环境弄得不堪入目的同僚。许多生产行业为了商品的销售不惜耗费宝贵的资源进行过度包装,根本不考虑这种行为对环境的危害;一些生产企业甚至在环境法规严格约束的情况下,为了生产不得不安装环保设备但又在夜深人静之际偷偷排放废水和废气,根本不顾及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与生物的毒害。对于许多高收入的富人来说,贪吃珍稀飞禽走兽以满足口福的习惯长久不衰,由此也助长了地下野味餐馆对珍稀动物的长期屠宰。即使对于一般民众而言,为了生活方便人们也很难毅然决然地舍弃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就连停止使用塑料袋、自带篮子或布袋上菜场也成了比戒烟、戒酒更难的事情。从以上随便列举出来的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习惯来看,我们这个社会中有不少人的确缺乏基本的生态文化素质,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些状况,设法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形成深厚的生态文化教养,就很难将生态文明建设变成每一个社会成员主动参与、积极创造的自觉行为。
  
  二、生态文化教养的基本构成
  
  美国学者大卫•奥尔早在1992年就已经提出了“生态教养”(ecological literacy)的概念。他认为人类对自然的行为之所以产生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在于人们缺乏对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全面关系的认识,包括自然科学的知识,尤其是人文科学的知识,因此,它主张要进行新的生态教育,培养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需的生态教养,以便引导人类顺利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后现代社会。[1]另一位美国著名学者卡普拉在《生命之网》一书的结论部分,重申了奥尔提出的这个生态教养概念,强调社会中每一个成员具有基本的生态教养对于人类重建生命之网的普遍联系,从而保障人类后代长期生存的重大意义。[2]297-304不过,卡普拉特别强调的是在当代复杂性科学知识的背景下对于生命的网络本质的新理解,这就容易使人产生生态教养就是生态学的知识教养的看法。因此,笔者觉得有必要把“生态教养”的概念扩展为“生态文化教养”的概念,特别是对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素质要求,“生态文化教养”的提法就更为适宜。
  笔者认为生态文化教养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见识、态度和直观感受,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真、善、美三个维度,它包括生态知识教养、生态伦理教养、生态审美教养;二是关于人类生活实践的教养,可以称为生态行为教养,即我们如何在现实的生态环境中实际地养成对待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首先,关于生态知识的教养问题,笔者认为,卡普拉在《生命之网》一书中借助于系统科学、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对当代生物学、生态学知识的整合,提出的关于生命的网络关系的新理解,值得我们认真汲取。卡普拉认为,理解生命的本质就是要理解网络,生命的存在模式是一个网络关系组成的系统。所有的生命形式,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也无论是生命个体、物种、还是群落,都是由网络组成的。地球生态系统正是由所有生命形式长期的共同生活与进化形成的结果。人类共同体的健康生存,也必须依赖于全球生态系统这个最大的生命网络的可持续性。但是,由于人类只顾自己生存发展的利益,无视非人类生命生存的利益,而以极端反自然的方式劫掠自然资源、破坏环境,致使全球生命网络严重破损,甚至走向瓦解,人类后代的生存机会也日益减少。因此,人类通过对生态学知识的学习,懂得生态系统的基本原则,掌握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我调节的基本规律,如相互依存、反馈循环、伙伴关系、适应性、多样性和稳定性,以及作为所有这些结果的可持续性[2]304,从而能够虚心倾听自然的教诲,认真汲取自然的智慧,具备合理地与自然打交道的科学知识,养成友善地对待自然的良好生活习惯。生态知识教养对于人类重建生命之网的普遍联系,保障人类后代的长期生存具有重大意义。当代生态科学的主要原理和基本知识之所以特别重要,就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形成一种当代整体论的思维方式,确立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的生态世界观,帮助我们克服工业文明的机械论世界观,从而深入完整地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次,在生态世界观的基础上,人们应该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培育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教养。在工业文明的社会中,人类与自然是两个分裂对抗的领域,人类只承认自己具有内在价值,而把非人类的一切自然物当成人类主体可以随意征服和支配的客体。与此相反,生态价值观认为,无论是人类生命还是非人类生命,所有生命都是具有内在价值的生命主体,而人类和生命物种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他(它)们的生存利益和命运都依赖于生物圈的正常、安全、健康和持久的运行,生命共同体是地球居民的大家庭,地球生物圈不仅对于人类具有环境价值,而且对于所有生命物种也具有环境价值。特别重要的是,地球生物圈的生态环境主要是由非人类生命无意识的生存活动共同建造的,而要维持所有生命长期健康存在的生态环境,就必须在维持地球上适度的人类种群规模和起码的生物多样性二者之间进行生存环境的公正分配,才不会导致人类因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产生威胁生物圈的生态安全问题。因此,人类必须实现从传统的人际伦理向生态伦理的进化,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新生态伦理观,并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具备起码的生态伦理教养。这样才能真正使人做到,不仅道德地对待人类自己的生态环境,对待人类后代的生态环境,同时也道德地对待所有非人类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这样才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关系恢复和谐。
  再次,欣赏和维护生态美是当代人非常需要培养的生态审美教养,这是一种值得特别赞美和推崇的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的高级人生价值。工业文明的破坏作用之所以能够发展到污染每一条江河、侵蚀每一寸土壤、毒害每一种生物的严重程度,主要原因在于,现代人为了追求奢侈浅薄的物质生活而宁肯牺牲高尚的环境美的生活需要,这种生活时尚也导致人类后代极度缺乏生态审美的需求和欣赏能力。由此,人们的心灵日益废度,关切物种的生态良心也日益麻木,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关心也就完全被攀比荒唐的物质享受所代替。如果人们能够重新找回感受生态美的固有能力,充分发挥生态美感体验的神经机能,就会在郊游时沉醉于百草鲜花的四季芬芳,在进入荒野时流连湖光山色的壮美俊秀,就懂得观赏羚羊麋鹿的戏耍游玩、竞走赛跑,谛听无数鸣禽在丛林天堂里的即兴吟诗、纵情欢唱,也会倾慕羽毛如雪的天鹅长颈相交、两心相许的终身守候。知道欣赏生态美也就不会继续听任青山绿水变为荒漠浊流,就不会为了经济指标而毁灭具有生物多样性之美的大自然,就不会让珍禽异兽变为翠冠华服或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就不会为了放纵物欲的膨胀去牺牲美好、愉悦、自由、脱俗的生存享受。显然,欣赏和维护生态美不仅是当代人的美好生活所必需的文化素养,而且也是人们健康、文明地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尺度。有了这样一种生态美的尺度,我们就能根据周围生态环境和整个生物圈的生态环境是变美还是变丑,来了解我们的生活是变好还是变坏的程度,从而也知道了改善生态环境所应努力的方向。
  最后,就人类生活实践的生态文化教养来说,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把关于生态知识、生态道德和生态美感的文化素养贯彻到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生活行为中,这就要求人们过一种与生态环境恢复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根据世界资源基金会2006年所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仅从1961年到2003年,人类的活动已经造成生命地球指数下降了约30%。其中,陆栖生物指数平均减少了约31%,海洋生物指数平均减少了约27%,淡水生物指数平均减少了约28%。该报告还指出,从1961年以来,人类对生物圈影响的“生态足迹”已经增长了3倍,超出地球生态系统再生能力的1/4。如果照此趋势恶化下去,到2050年,养活整个人类将需要两个同样的地球。[3]显然,生物圈的生态危机仍然处于人类物质开发活动日益加强的严重威胁之下。社会中每一个人实际的衣食住行都影响着对自然资源现实的开发利用,不同的物质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因此,人们必须改变效仿西方富裕社会那种奢侈的物质生活方式,降低物质生活标准,倡导物耗少、能耗低、有利于环境的绿色消费,人人都需要开始自愿过一种与生态环境恢复相一致的俭朴物质生活,才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并不只是少数社会精英所追求的理想,而是人民大众的共同事业,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将关系到它的目标能否最终实现。因此,除了要解决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合理程序、有效渠道和各种方式外,人民群众的参与能力将是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公众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态科学知识,了解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标准,才能产生合理地保护自己生存的环境质量的意愿,对他人、团体影响自己健康生存的各种生产、生活等环境损害提出恢复和赔偿的公正要求;公众也必须了解社会发展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以及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这样才能切实地对生活的绿化用地、公园改建、环境治理、自然保护区等的建设和维护、乃至对影响地方生态环境的重大工程提出评价性的关键性意见,从而有效阻止具有长期消极影响的大型经济项目上马,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合理兼顾的民心工程得到蓬勃发展;社会各行各业的公众深入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也将促进各种民间的生态组织对政府的生态管理政策和法规,乃至对如何参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等提出更为深远和影响重大的意见和建议。这就需要更进一步培育和激励广大公众自主创建生态文明的能力,而不能仅仅把公众当作执行宣传口号的工具。

  三、中国生态文化传统的教化价值
  
  中国生态文化传统是在悠久的农业文明中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伟大传统,尽管它存在不少的时代局限性,但是它留下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丰富经验和深刻智慧为人类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笔者认为,中国生态文化传统对于培育人们生态文化教养主要有以下价值:
  第一,生成论的整体思维模式有助于人们形成健全的生态思维。
  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审视、思考、认识和理解他们生存于其中的世界的习惯方法、定式和特定的倾向,是影响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文化的底层结构。与西方工业文明时代导致主客体二分论普遍流行的构成论、外因论和机械论的思维方式相比,能够形成天人合一思想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是生存论、内因论和有机论的整体思维模式。这种整体思维模式在道家表现为“道生万物”的形态,在儒家则表现为“太极化生万物”的形态,其共同特征是把整个宇宙万物看成是由同一根源化生出来的。由于万物并非同出于一个像上帝那样的外在本源,而是产生于宇宙生成过程中共同的自然根源,它们具有从共同的本源而获得内在的进化动力和统合一体的力量,具有相互间的亲缘关系,这就好比同一个家族的成员出自一个共同的祖先一样。根据这种思维方式,它能够促进人们从过程取向上理解宇宙由无机物演化出有机物,由有机物演化出生命,由生命演化出人类的进化过程,从而把握万物与人类同源同根之统一性,肯定人类具有动物性和生物性,也具有地球特性和宇宙特性。
  同时,这种思维方式也能够促进人们理解人类与非人类生命在生命之网上的复杂关系。因为,万物出于共同本源和自发原因而相互感应和协调,自然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和谐整体,而不是一种机械的秩序。人类作为生命,与万物是相互依存的,人不能离开天地万物而独立生存。人类不仅与所有非人类生命物种是一体关联的,而且所有生命与其存在的无机环境也是一体关联的,这种联系是一种动态的网络联系,不同的事物都是这个网络上的纽结,是各种生命之线织成了这个生命之网,人类只是其中的一根线。不仅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是生命之网的一部分,就是海洋、河流、土壤、空气这些生命存在的环境,也是组成生命之网的一部分。中国生态文化传统以人们直接的生存经验为基础,通过对流变的自然节律和生物共同体的有机秩序的悟性体验,具体真切地把握了人类生存与自然界的有机联系,深刻地洞悉到了人类只有维持与自然界长期的和谐共生关系,才有可能获得持久健康的生存。这种生态智慧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是弥足珍贵的生存法宝。
  第二,尊重生命价值的生态道德观有利于完善当代生态伦理。在中国的生态文化传统中,自然整体的演化不仅被人们看成是一个永恒的生命创造过程,也是一个生命价值的创造过程。所有生命出自一源,生于同根,就像是同一个大家庭的不同成员,所以人们应该尊重所有生命,爱护天地万物,道德地对待所有非人类生命及其生存环境。这种生态道德观不仅是一种对认知理性的把握,同时也需要一种关爱生命的情感体验。孔子把人的道德态度当成人的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甚至认为动物也存在与人相似的道德情感,并且可以引发人类的良知。他说:“丘闻之也,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尚知辟,而况乎丘哉!”(《史记•孔子世家》)荀子也认为:“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爱其类。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群匹,越月逾时,则必反沿,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踯躅焉,然后能去之也。小者是燕雀犹有啁噍之顷焉,然后能去之。”(《荀子•礼论》)儒家这种以鸟兽昆虫具有与人类一样的同情同类的道德心理,给中国古代珍爱动物、保护动物的行为以深远的影响。“劝群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待母归”就是对人们保护动物的一种感人至深的呼唤。它把人性对同类的怜悯与关怀之情投射到动物身上,强调了在生命世界里人与动物在生命关系和情感关系中的一体感通性。虽然这种“因物而感,感而遂通”的体验在人类的移情作用和对生物情感心理的把握上有夸大之处,但对有血气的、有感知能力的动物的相互同情的体察,并把它与人类的人性关怀联系起来,从而使人类产生一种尊重和保护生物生存的强烈的情感动力,为生态伦理学提供了科学所不能给予的“情理”支持,这是当代人在生态伦理学中非常缺乏的发自内心深处的对生命的天生的爱与同情,是一种亟待恢复和培育的 “情感理性”。人类对生物的爱与关怀,人类的生态良心,并不完全是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而更重要的是出于情感归属的需要,科学认识所理解的自然是非常不完整的,人类必须从情感上体验自然,领会自然,热爱自然,才能发自内心地尊重和关爱生命,才能真诚地产生“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生态关怀,才能对养育人类生命的自然界产生报恩情怀,真正建立起守护地球上所有生命之家园的生态伦理学,而不只是止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伦理学的狭隘境界。
  第三,天人合一的生存境界对于人们形成生态生存论的态度,改变物质主义的恶习,促进人们追求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天人合一是中国生态文化传统中一个根本性的主题,也是中国主流文化的儒家和道家所主张的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思想,同时还是农业文明时代人们所向往的一种至高的生存境界。[4]它是一种有目的地维护人类生存的全球生态环境的价值理想,即使是科学的生态学也缺乏这种文化价值的合理性。正如罗尔斯顿所说:“尽管传统文化没有作为科学的生态学,但他们常常具有词源学意义上的生态学:栖息地的逻辑。他们具有全球的观点,依据这种观点,他们有目的地居住在一个有目的的世界上。我们很难说,科学至今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球观点,在这种观点中,我们发现我们真正生活在自己的栖息地。”[5]栖息地的逻辑,就是一种朴素的直观经验的人类生态学,它能够在人类物质的感性生存活动中体验到所有生命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自觉地遵守人们长期形成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习惯,合理地利用和节约自然资源。它要求人们,除了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外,应该节制奢侈生活的物质消费欲望,过一种“少私寡欲”、“知足常乐”的简朴生活,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丰富的社会生活与崇高的精神生活中去。通过批判地继承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能够改变当代人把自己当成“经济人”、当成消费动物的理念,改变人们只是在物质消费的攀比中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病态生活态度,而把人类的物质生活看成是地球生态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把维持自己较低消费的物质生活看成是恢复地球生态环境的一种生态义务。同时,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也能使人深刻地认识到,把人的毕生精力和时间用于猎获奢侈消费品和寻求感官刺激,是人生的最大迷失,是人生意义的彻底丧失。人的有意义的生活能够通过追求精神价值来充实和完善。无论是对科学的探究、艺术的创造、道德的完善,还是对人的天赋和潜能的开发,都能为自己揭开一个博大、美妙、崇高、深邃、神奇的精神世界。并且,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不仅能调节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平衡,防止人单方面地沉湎于物质享乐,而且能激励人们独立自主地选择生活、创造生活,去经历和体验对人类同胞的爱和对所有生命的关怀,去体悟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感受。因此,通过了解中国生态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境界,能够深化每一个社会成员对人生价值的认识,丰富自己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并促进人们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今天形成必需的生态生存论的态度,重建一种健康、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为建设生态文明所需要的智慧、道德和精神氛围提供不竭的历史源泉。
  第四,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农业生态实践经验,能够促进人们形成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中国的生态文化传统是在近万年的农业文明的生态实践中逐渐发展和成熟的。早在三皇五帝的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具有了保护环境、规范人们生产、生活行为的传统。据传黄帝教导人民,要大家“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及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财物”(《史记•五帝本记》)。《逸周书》载有夏代的禁令:“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入夏三月川泽不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周代更有严峻的生态保护规定“崇法令”:“毋填井,毋伐树,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不赦。”周代还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机构,设置了“山虞”(掌管山林)、“泽虞”(掌管湖沼)、“林衡”(掌管森林)、“川衡”(掌管川泽)等机构,较好地保护了当时的动植物资源。荀子在全面地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名为“圣王之制 ”的持久利用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规划:“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荀子的圣王之制,已经把保护生态环境、永续利用生物资源和实施可持续发展贯彻到了对君王威德的政治制度的实践要求中,以后历朝历代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和法规有所增益。尽管由于人口增加的巨大生存压力在一定时期内导致了局部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但这种长期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实践,还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生态危机的全局性爆发,保障了中国农业文明长期延续的生态前提。今天我们学习中国农业文明生态实践中的历史经验,使大家在这种悠久的传统影响下养成一种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自觉遵守生态法规的素养,可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力,将保护生态环境的伟大实践传统在新形势下发扬光大。尤其是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这些生态实践的宝贵经验可以作为重要借鉴,提高他们在决策中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能力,启发和激励他们在领导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做出更为实际、更有效率的业绩。
  
  四、提高全民生态文化教养的努力方向
  
  创建生态文明,是一个关系到人与自然关系命运的事业,是一个关系到人类文明能够继续下去的事业,这一事业能否取得最终的成功,根本上取决于作为生态文明创建者的主体条件,取决于每一个社会成员建设生态文明的素质和能力,取决于几代人长期不懈的持续努力。为了胜任这个艰巨的历史重任,必须认真探究如何尽可能有效地提高全民的生态文化教养。鉴于这个问题的极端复杂性,需要不同的学科进行交叉和综合式的研究,笔者在此只能就提高全民的生态文化教养的努力方向提出一点看法。
  提高全民的生态文化教养,应该以建设生态文明所需要的生态文化为努力方向。它以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尤其是以与中国生态文化传统相结合为基础,同时吸收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来发展当代的生态文化。尽管生态文明是未来所有国家和民族共同追求的新的文明形态,但是它并不是按照某种标准的模式精确复制的作品,它只能通过不同国家和民族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来实现。欧美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最先出现生态环境危机,而且由于其工业文明的过度发展引起了全球的生态危机,但是它们并未提出以生态文明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问题,而是基于崇尚科技理性的文化传统,试图以生态现代化来改善工业文明的生产模式,以解决自己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尽管生态现代化在欧美国家的环境恢复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主要是依赖于获取发展中国家大量的资源,同时把本国不能生产的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且把大量有毒废物输出到发展中国家,从而以发展中国家和整个世界的环境退化为代价来实现的。然而,中国的国情是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的压力大,工业文明的发展程度不高,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都没有条件照搬西方解决生态问题的模式。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具有悠久的生态文化传统的发展中大国,这个传统使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一个牢固的根基,通过扬弃工业文明的世界观、价值观,吸收其合理因素,积极利用现代科学知识成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与生态文明所需要的生态文化,并以此作为提高全民生态文化教养的依据,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模式的形成,这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建设生态文明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也将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恢复带来成功的希望。反之,如果我们抛弃自己深厚的生态文化传统,希冀模仿西方理性文化传统产生的根基虚弱的后现代的生态文化,并以此作为教化和培育人们生态文化素养的努力方向,必然会事与愿违,最终必将因丧失文化基因和社会土壤而导致失败。
  提高全民的生态文化教养,应该彻底贯彻到整个生态文化教育的过程中。笔者主张这种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深厚生态文化教养的人,这就需要确立生态文化教养的价值理想作为这种教育的根本宗旨。国内外学术界现在多提生态教育和环境教育,这种提法本身只是强调了人们对自己生存处于严重生态危机的地球本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生态知识和环境知识的缺乏,似乎人们只要具有这些知识,就可以当然地保证生态环境得到人们的自觉维护。这就容易导致人们对不同生存环境中人类生态文化特性的忽视。由于知识本身并不能被视为一个完全自为的目的,它只是服务于人类福祉的手段,尤其是关于生态科学的知识,更与人类生存的环境利益和价值取向不可分割。实际上,西方国家的生态科学比较发达,但是它并未将其认真地彻底地应用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恢复,有的学者甚至为了本国的经济利益甚至不惜歪曲真理,多年来一直在论证全球变冷而置全球变暖的明显事实于不顾。反之,世界上有许多原著民族,尽管没有丰富的生态科学知识,但是他们具有长期的生态文化传统,有一种生态论的态度,能够将自己的生存利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生存实践中切实地结合起来,反而长期有效地维护了他们生存区域的生态环境。因此,在生态文化教育中,不能只是要求人们掌握现代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知识,而更应该强调不同生态区域中人类适应复杂生态环境的民族文化,即要突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生态文化特质,否则,这种教育就只能是单纯的生态知识的教育,而非生态文化的教育。当然,这也并非是说生态文化的教育与生态知识的教育是两种分离的教育,而是说生态文化教育应该把现代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融合进本民族的生态文化传统,使这个生态文化传统得到现代化,使之更有助于解决不同民族的特殊的生态问题。从不同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文化前提看,只有当世界各国和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生态文化,才会出现多彩多姿、百花争艳、相互补充的全球生态文化,才能够提高各国、各民族的生态文化教养,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生态文明的社会。所以,我们应该以培育具有建设生态文明能力、具有生态文化教养的人的教育理念,来建立和不断完善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教育体系,以此来开展长期的、全面的生态文化教育,以保障全民的生态文化素质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提高全民生态文化教养的教育,是一种终身的和持续的教育,鉴于地球生态环境的恢复至少需要几个世纪的人类长期的共同努力,故不应该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把这种教育当成一个短期的任务,而必须树立清醒的意识:这是每一个人从孩童起直至老年都需要接受的终身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化教养的教育是一种全民参与的教育,故不能指望单纯依靠教育部门来完成,只有公众的积极参与和社会各行各业的支持才能长期坚持下去,并不断取得进步;提高全民生态文化教养的教育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因为这种知识本身就是众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综合性的整体,应该开创新的教育方法来进行,不能采取传统的分割学科的方法来加以实施;提高全民生态文化教养的教育也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并最终服务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教育。这种教育所获得的知识、道德、智慧和所有能力都应该应用于每一个人的生存方式中,通过每一个人自觉积极地发挥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最大作用,促进生态文明的中国社会模式逐渐发展成熟。
  
  参考文献:
  [1]DAVID W ORR.Ecological literacy:educ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to a postmodern world [M].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2:85-96.
  [2]FRITIOF CAPRA.The web of life,a new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living systems [M].New York:Anchor Books Doubleday,1996. 
  [3]WWF.Living planet report 2006[EB/OL].(2007-05-06)[2008-07-05].http://assets.panda.org/downloads/living_planet_report.pdf.
  [4]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146.
  [5]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科学伦理学与传统伦理学[M]//邱仁宗.国外社会科学哲学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272-273.  
 

更多
字体:【】-【】-【】【关闭此页

上一篇: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建设环'   下一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特别声明:机电之家(http://www.jdzj.com )所共享的机电类资料,机电论文、机电类文章、机电企业类管理制度、机电类软件都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购买的论文都出自原创,保证作者的原创的版权的转让,任何纠纷由法律解决。